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护理部

青海省人民医院护理工作始建于1945年,由联合国卫生组织盈路德女士(北京协和医院原护理部主任)带领4名护士协助医院建立护理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省医护理秉承“ 严谨求实 仁爱奉献 ”的院训,始终坚持以“高原一流健康照护”为工作目标。在学科带头人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赵生秀教授的引领下,建立护理部-大科-病区的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并设立了护理质量、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等管理梯队和危重症、静脉治疗、肿瘤等多个专科小组,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保证临床患者安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使省医护理始终走在区域行业前列,为推进高原护理事业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

青海省人民医院护理团队目前共有护理人员163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5.17%,男护士72人,硕士9人,硕导12人,团队有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人,同时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青海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创优争先奖”获得者1人;全国“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杰出人才1人、拔尖人才”2人;青海省高级卫生人才骨干人才3人;青海省工人技术明星1人。

1997年,青海省人民医院作为护理模式改革的试点单位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2010年,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积极探索,开创具有青海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道路。医院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深化专科护理服务内涵,建立护士岗位分层级管理体系和特色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2012年,青海省人民医院成为国家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专业项目建设医院”(青海唯一一家)。目前,已在32个专科培养了500余名专科护士,开设了伤口造口、糖尿病、静脉治疗、呼吸、中医等10个专科护理门诊,由专科护士为患者进行咨询、指导、治疗及协调等工作。同时,组建了9个专科护理小组,建立MDT医护一体化团队,以娴熟的护理技能承担起疑难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以及院内外护理会诊工作。

青海省人民医院注重人才培养,依托赵生秀专家工作室,依照“三线合一”(战略线、专业线、梯队线)人才培训路线,建立协和医院SPE轮训护理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至今赴北京协和医院轮训护理人员583名;参加德、法、新等境外培训248人次,其中英国南丁格尔护理学院全球首批护理精英培训项目学员47人。培养国际护士领导力变革培训项目师资老师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名,参加全国护理部主任专项培训2名。

医院高度重视护理教学及科研创新工作,积极探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设立临床护理带教组长岗位,进行护生、进修护士和在职护士的教育管理工作。2017年被青海省卫健委批复为青海省护理教育培训中心,拥有2000平方米培训场地及配置900余万元教学模拟和教学设备,为全省及全院护理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作为全国京外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建设基地(5个)和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2个)培养专科护士1400余名;作为青海大学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点依托单位负责青海大学护理硕士生培养;作为国家级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护理志愿服务“五进”,为青海百姓健康发挥护理力量。

近年来护理团队获得院内外科研立项70余项,科研经费支持近300万元,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2023年实现专利转化零的突破。护理团队在临床护理、灾难护理、护理管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高原护理研究并建立高原护理体系和标准,赵生秀教授组织编写出版《高原护理学》《包虫病护理学》《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青海省实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手册》《白衣天使抗疫手绘漫画册》等专著专业及科普书籍为高原护理学科建设实施专业指导。

历年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难救援、重大医疗保障工作中,都有省医护理人的身影。护理工作赢得了同行赞誉和社会好评,2018年被授予“南丁格尔专业工作室”;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名列百强;多次荣获“巾帼文明岗”“建功立业标兵岗”“三八红旗集体”“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和“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青海省人民医院护理创新团队等殊荣。回顾过去,放眼未来,省医护理将继续传承青海省人民医院优良传统,不断追求卓越,在迈向省医百年梦想的征程中再谱新的篇章!

 

下一篇:临检中心